世界客家总会

客家星云

胡耀邦的客家身世和客家精神

    颠沛流离、四海为家的客家人,有一支胡氏族人辗转迁徙,最后来到湖南东北部的浏阳山村,繁衍生息。在穷乡僻壤自强不息、顽强奋争400多年后,客家胡氏后辈出现了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就是胡耀邦。1980—1987年间,胡耀邦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党和人民对这位杰出的客家子孙、中华民族的儿子的评价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见《曾庆红在纪念胡耀邦诞辰9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社北京2005年11月18日电) 
    胡耀邦的一生是光辉的。在长达60年的革命生涯中,这位客家子弟、民族精英,始终如一地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呕心沥血,艰苦奋斗,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一、胡耀邦故居
    从长沙往东到浏阳大约65公里。出浏阳市城区再向东约40多公里,有个地方叫中和乡苍坊村(现名中和镇苍坊社区委员会),这就是胡耀邦的故乡。

   胡耀邦故居坐落在一座名叫“西岭”的小山岭的山脚上。房前有一条宽约数米的溪流,叫敏溪,终年叮咚不绝。

    胡耀邦故居坐北朝南,小青瓦,砖木结构,据说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已经有140余年的历史了。目前所存的房屋是胡耀邦的曾祖父胡名钟和他哥哥胡名镜当年所共有的,共有19间房,总面积约450平方米。中间的“泮公享堂”最高大,是当年名镜、名钟兄弟供奉其父亲胡中泮牌位的地方,为两家共有,作大客堂。经两代相传,属于胡耀邦父亲胡祖伦家的房子为7间半,约200平方米。

  胡耀邦在世的时候,这座祖居已经破旧不堪,濒于倒塌,但胡耀邦坚决反对修复故居。

  1995年,胡耀邦诞生80周年之际,浏阳市决定修复胡耀邦故居。当年9月,胡耀邦夫人李昭曾回这里参观故居。12月,胡耀邦故居对外开放。

  1998年,湖南省拨款在胡耀邦故居旁修建了陈列室。

二、胡耀邦家世
  
    胡耀邦的客家先祖“西岭胡氏”在浏阳苍坊村安身立命,世代农耕,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

    《中华姓氏通书•胡姓》(黄启昌,东方出版社,2000年12月)说:浏阳胡氏为黄帝裔孙,多为宋初、元末或明、清时期由江西迁入,到现代约有八九千人。

   《胡耀邦传》(张黎群、张定、严如平、李公天、唐非著,人民出版社、中央党史出版社,2005年11月)指出:“从历史上的移民状况来考察,西岭胡氏应当算是客家人。”

    胡耀邦长子胡德平(胡德平,1942年11月生于延安。1993年起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现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曾深入考察、研究浏阳西岭胡氏源流,有一次他对《百家姓》摄制组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家“祖籍来自中原,系客家人”。

    2005年纪念胡耀邦诞辰90周年时,北京出版社出版了满妹(满妹,现用名李恒,从母姓,胡耀邦的幺女)的人物传记《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书中说:“许多人都不知道我们家有客家人的背景。据考证,我的先祖是明末时为避战乱,筚路蓝缕,由赣入湘,定居浏阳的。”书中这样描述胡氏先祖迁徙到浏阳的情景:“明末清初时,约有4000多户江西、广东的客家人陆续西移北迁,填补到湘赣边界上,其中就跋涉着我的先祖。后来,他们看中了浏阳河南那片被称为西岭的丘陵山地,便结庐而居,建设家园,开始了新的繁衍生息。”作者这样评论客家人:“客家人有过四次著名的大迁徙,而小规模的迁徙则难以计数。正是这种迁徙,使客家人走出乡土故地的狭隘,养成了四海为家的胸怀,成为汉人中最具有拓荒精神和坚忍性格的一个特殊群体。因而,客家人中人才辈出,仅中国近代革命斗争史上,就出现了孙中山、廖仲恺、邓演达、朱德、叶剑英、彭湃、叶挺等一大批杰出人物。”

    据查考,胡耀邦的先人世代居住于江西省乐安县的浯塘(今龚坊镇浯塘村)。乐安县现隶属抚州市。抚州市位于江西东部,北连南昌、鹰潭、上饶市,东邻福建省,南毗赣州市,西接吉安、宜春市。抚州市境为古临川地域。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发现今闽、粤等地的客家语系和临川方言有很多相近之处(见罗常培《临川音系》,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7月),并推定:临川当为北方客家南迁祖地,应为南迁客家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流传上千年的客家“大盆菜”就源于临川。

   《胡氏族谱》(1994年十二修)载:“胡姓始祖满公,始自周初。第五十一世祖威公官徐州刺史,后调安定(今甘肃平凉地区的一部分),卒于任,遂家焉,故胡氏以安定为郡,谓安定胡氏。第六十三世祖藩公,封土豫章,爱豫章西之新邑(今江西奉新县)华林山水之美,遂自江苏邳州宿迁徙华林,为华林胡氏之始祖。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第九十二世祖汪公扶父用先公灵枢从福建邵武归华林,途经乐安浯溏(今江西乐安县龚坊乡浯溏村),因冰雪塞途,权厝枫山寺,结庐墓三载,定居于此,尊用先公为浯溏一世祖。明万历年间,第一一三世祖、浯溏第二十世祖允钦公,行建十,徙居浏阳西岭(今文家市镇中和乡苍坊村),为西岭第一世祖。”
    对于胡耀邦先祖源于乐安浯塘,还是高安华林,抑或奉新华林,有一些争论。但是,《胡氏族谱》已明白无误地记载浏阳“西岭第一世祖”允钦公来自浯溏,是“浯溏第二十世祖”,应该是确定无误的。
    王秋金、梅绍裘、陈志平《祖籍乐安两伟人》(抚州史志网〔www.fzsz168.com〕,2006年2月20日)一文,对《胡氏族谱》上述记载作了较为详细的解释,兹转录如下:

    据《胡氏族谱》记载,胡氏自始祖胡满起,至今已传128代。古时的胡氏族人先后迁徙过河南、湖南、甘肃、江苏等地。其中重要的一支迁江西,始于第62代(原文如此;《胡氏族谱》作“第六十三世”——笔者注)的胡藩。

   胡藩,字道序,东晋安帝时(公元424—453年),因屡建战功,封土豫章(现在的南昌),于是举家从江苏邳州宿迁徙居于豫章以西新吴华林山麓,始为华林胡氏之鼻祖。此后数百年,子孙繁衍,胡氏成为华林望族,至第89世(华林第28世)祖胡元凤,生有8个儿子,多居官宦游。其中,第5个儿子胡仲雅,出任江西吉水县令,其直系后裔未再回归华林居住。胡仲雅的长子胡用先随父居吉水,中进士后官授岳州巴陵县令,后升任福建邵武同知。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胡用先病逝于邵武任上。其子胡汪扶柩回江西,途经乐安17都(今龚坊镇)的浯塘,适逢天寒地冻,冰雪封路,日久仍寸步难行,于是胡汪将其父卜葬于枫山寺旁,且结庐于墓左,守孝3年。从此,胡汪未再离开浯塘。此后,胡氏枝繁叶茂,成为当地一大宗族。大约在明万历年间,为躲避战乱,浯塘第23世祖胡允钦,带领部分族人迁徙湖南浏阳西岭聚居立族,西岭胡氏尊允钦公为开基始祖。至胡耀邦这一代,为西岭第12世、乐安浯塘第34世孙。

上述文章最后说:

    2004年6月11日,乐安县委党史办等部门会同龚坊乡浯塘胡氏到湖南省浏阳市中和镇西岭村拜访胡氏宗亲,送去了乐安浯塘胡氏族谱,受到热烈欢迎,并举行隆重的族谱交接仪式。2005年7月,胡耀邦之子、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全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德平到乐安祖居地视察,乐安县还向胡德平赠送了《胡氏宗亲纪念册》。

    这就是说,明朝万历年间(16世纪末),胡耀邦先祖、客家人胡允钦(字建十,1569年生),为躲避战乱,携家眷离开江西乐安浯塘故土,来到湖南浏阳,选择在中和乡苍坊村定居。胡允钦被他的后人尊为“西岭胡氏”的始祖,在族谱上被称为“建十公”。到21世纪初,这一支胡氏宗族的历史已有400余年。以世代计,胡耀邦是胡允钦的第12代孙。

  来到浏阳定居之后,这一支胡氏家族人丁渐盛。清朝末年修的胡氏家谱,载有谭继洵(谭继洵,曾任清廷兵部侍郎、太子少保、钦命湖北巡抚;“戊戌变法”中“六君子”之一谭嗣同的父亲)所作的《一世建十公赞》,赞语后有诗云:“哲人虽往名未终,典型就徵田舍翁。仰瞻遗像契我衷,愿肃冠裳拜下风。”谭继洵是清代浏阳第一大人物,当年他能为胡氏先祖写赞,可见胡氏在浏阳影响已经非同一般。

  胡允钦的子孙在清朝年间日趋繁盛,有的支系世代居住西岭,有的陆续外迁。而胡耀邦的祖上,则世代居住在西岭。

  胡耀邦的曾祖父胡名钟(字秀卿,号毓元),生于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殁于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胡名钟最小的儿子胡成瀚(字海文,号彰武),就是胡耀邦的祖父,生于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卒于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年仅38岁。胡成瀚与妻子邱氏是同年逝世的。这一年,他的长子胡祖伦(即胡耀邦之父,公元1882—1954年)才14岁,由叔父胡成槛收养;妹妹12岁,弟弟祖淮仅8岁,由伯父胡成杓抚养。
  由于客家人重视男童启蒙学习,对贫困家庭有予以资助的传统,胡祖伦得以上乡塾,识文断字,但是没有能够继续深造。那时浏阳客家男子成婚很早,胡祖伦也不例外,在与文家市的农村姑娘刘明伦(公元1880—1966年)结婚后,就离开抚养他长大的叔父,回到祖居立户了。

  成家以后,胡祖伦夫妇始终在贫困中生活。此时家中的田地已经很少,壮年的胡祖伦主要靠挑煤贩卖为生。胡祖伦在大革命时期即投身于农民革命运动,担任过乡苏维埃政府的土地委员,妻子刘明伦担任过乡妇联主任和第八区的妇联主席。此后夫妇俩被视为“匪属”,受到歧视,常年在家乡务农。1950年秋,时任中共川北区党委书记、行署主任的胡耀邦,将胡祖伦夫妇接到四川南充一起生活。1953年,他们又随胡耀邦到了北京。1954年5月,胡祖伦在北京病逝。
 

三、胡耀邦的兄弟姐妹

    据西岭胡氏族人回忆,胡祖伦夫妇生育了12个子女,6男6女,7个夭亡。其中成年的5人(2男3女),胡耀邦的年纪最小。

    长子胡耀芬早夭,次子胡耀襄于20岁时患骨髓炎病逝,三子胡耀馥(即胡耀福)、四子胡耀邦活了下来,五子胡耀杰、六子胡耀英也都夭折了。

    胡耀邦的哥哥胡耀福(公元1911—1992年),是上世纪30年代土地革命时期的老赤卫队员,曾营救过几位革命同志;国民党封锁苏区时,他设法购买过800斤粮食去接济苏区。1949年家乡解放前夕,他又积极参加中共地下组织,投入了迎解工作。他曾任浏阳县政协委员、长沙市人大代表。

    胡祖伦夫妇生下的6个女儿:长女胡石英长大后与刘裔文成婚,在分娩后死去。次女胡菊华叫“三妹”,是胡祖伦的第三个孩子,成年后嫁曾令倩,后改嫁黎先钊。三女胡建中长成后与王朝远结婚,也在30年代参加革命,是共青团员,做过苏区妇女工作,立过不少功劳。她曾经辛勤地从事浏阳著名土特产编炮制作的手工劳动,并以其微薄的收人,尽量资助胡耀邦读书。但不幸早逝。还有3个女儿不可考,可能在出生后不久就夭折了。
1915年11月20日,胡耀邦出生在祖居中父母所住的大房间里一张客家人家常见的大木床上。这是胡祖伦夫妇的第九个孩子,父母都叫他九伢子。

  同各地客家人一样,当地有生子“洗三朝”的习俗,孩子出生后的第三天要请亲朋邻里吃饭。这一天,父母请孩子的三伯父胡祖仪为新生儿起名字。胡祖仪是乡里有名的读书人,又是私塾先生,他说,孩子应是“耀”字辈的。原来,同各地客家氏族一样,西岭胡氏按宗法传统,从先祖建十公起,制定了字辈谱,即:允谦甫育,元奇志中;名成祖耀,德厚家丰;千年远绍,万代恒昌。胡耀邦是第12代,当是“耀”字辈了。胡祖仪根据《诗经•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和《尚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以及《易经》“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之句,为孩子起名耀邦,字国光。


四、胡耀邦的客家精神

    历史造就客家人胡耀邦在中国现代革命和建设史上成为了一个伟大人物。胡耀邦不负历史重托,继承和发扬先祖遗传的宝贵的客家精神,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为中华民族的新生和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于胡耀邦身上所体现的客家精神开展研究,不但对客家而言,就是对整个中华民族,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很多学者专家、社会贤达对此有过深刻的研究,比较一致的认识可归纳如下:

(一)四海为家、心怀天下的开阔胸襟。

    客家人“走过千年迁徙的坎坷,一身岁月沧桑的风尘”(电视片《客家人》片头曲《我是客家人》歌词,原词作者谭元亨,刘志文改词,徐东蔚作曲),孕育了四海为家、心怀天下的开阔胸襟。他们不固守狭隘的地域观念,“漂泊天涯为创业,四海为家求生存”(《我是客家人》歌词)。即使在荒山野岭、虫豕出没之处,也能安身立命,开辟出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胡耀邦先祖,就是其中的一员。贫苦的客家少年胡耀邦,年仅14岁就毅然离家出走干革命,这一方面固然是受当时大革命形势影响,另一方面也正是胡耀邦身上潜在的客家人“四海为家、心怀天下”的精神遗传,在新的历史与环境中活跃闪射的结晶。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胡耀邦又以广阔的胸怀,拨乱反正,除旧布新,推动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向前看,同样闪现着客家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恢宏远大的气质。

   《胡耀邦传》主要著作者张黎群在《书生有缘著春秋》一文中曾说到一个故事:

    1987年8月,有位青年医生名叫黎子正的问胡耀邦:“胡伯伯,你小小年纪便能对人生道路作出正确选择,这个奥妙在哪里?”胡耀邦笑起来,开言道:“要说政治思想觉悟有多高,不见得!只是看到人世间有那么多那么多的不平,帝国主义欺侮中国人,地主资本家压榨老百姓,军阀官僚乱打人,要解除人世间的痛苦,就只有跟共产党走,跟毛泽东和周恩来、朱德他们走,就这么走上光明大道了!”

   “愤恨人世间的不平”,“解除人世间的痛苦”,于是要革命,要“走上光明大道”,多么率真的言辞,多么坦荡的胸怀。胡耀邦这段话,就是对“心怀天下”的客家精神的最好注释。

(二)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刚毅性格。

    “大业继往开来,全凭双手苦拼。”(《我是客家人》歌词)颠沛流离的客家人,继往开来,在展拓新的生存空间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与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披荆棘的斗争,另一方面又势必与周围的人文环境进行磨合或发生抗争。这些,都要全凭双手苦拼,从中便锤炼出一种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刚毅性格。客家胡氏在贫困的浏阳东部山区世代打拼,其刚毅性格也熔铸在胡耀邦心中。胡耀邦出身于微寒布衣,奋起于陇亩山林,在半个世纪艰险曲折、沧海横流的岁月中,不管是身负重伤、病患缠身之时,抑或是身陷囹圄、横遭批判之际,没有奴颜媚骨,能始终不改初衷,坚信自己的理念,也正是客家人刚毅性格与职业革命家坚强意志浑然融合的生动写照。

    “文革”中,胡耀邦也未能幸免于难,横遭批斗流放。1972年秋天,胡耀邦在河南潢川县黄湖干校劳动时,被勒令写检查。胡耀邦拒不检查,说:“那好办嘛!你们把对我的结论写上,我写上我的意见,一起送中央,请中央定嘛!”材料上报到中央,周恩来总理看到了,立刻把胡耀邦调回北京,不再受他人控制。 胡耀邦不屈不挠的顽强斗志,在“文革”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不屈不挠的“孪生”性格是奋发向上。胡耀邦的“学历”看来很低,按现在的说法,仅“初中肄业”,某些不怀好意的人士曾以此揶揄他。但是,胡耀邦的才干,却不得不令世人叹服。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胡耀邦是自学成才的。他一生奋发向上,虔诚地捧着一本“无字之书”一一人间大社会,以大社会为课堂,以广大群众和同志为师,“处处留心皆学问”,汲取知识,增长才干。胡耀邦的一生,党、政、军、民、学,样样都干过;农、工、商、科、教、文,行行都涉猎过。从中可得到多么丰富的知识财富,可想而知。

    胡耀邦也读“有字之书”,而且是读书模范。1935年冬,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他勤奋好学的美名,已经在当时视读书为“天职”的青年学生中流传了。在几十年的革命征程中,马、恩、列、斯、毛的著作,摞起来比他的个头要高得多,他一本本都读了,许多书页上作了眉批,用红蓝笔画了杠杠,作了圈点。他是熟读共产主义经典著作的领导人,读马列主义之书,行马列主义之事,言而有据,行而有信。有人称他是“小小中学生,大大知识分子”,此言不虚。

    胡耀邦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刚毅性格,处处闪现着客家人的“硬颈”精神。

(三)注重实际、灵活变通的求实精神。

    客家人迎着艰险时世,背井离乡,赤手空拳,要在新的环境中立足生根,就必须灵活变通,学会适应新的环境。处处无家处处家,直认他乡是故乡。胡耀邦先祖从江西迁徙湖南浏阳,扎根繁衍,就经历了这种境界。因此,客家人养成了注重实际、灵活变通的性格特点。

    这种客家精神,如影相随,伴随着胡耀邦的一生。胡耀邦注重实际,是出了名的。全国2000多个县,他跑了1600多个。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善于把党的政策、领导意图,按照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贯彻到实践过程中去。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论战中,在平反冤假错案的大搏斗中,胡耀邦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大无畏精神,放射出了灿烂的光彩,强有力地推进了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胡耀邦在政治与人事关系上的适当处理,也表现出灵活性,富于人情味。他对老上级、老部下、朋友、熟人以及社会人士及群众来信求助,都尽可能在原则范围中,从实际出发,热情关注,甚至不念旧恶,给他们力所能及的照顾和帮助。胡耀邦在一生中几经沉浮,跌倒了能够再爬起、再前进,这和他深得上下之心是密切相关的。

    1986年6月,胡耀邦在访问意大利时,对意大利共产党人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必须善于做到:既要坚持基本原理,又能摒弃某些已经过时的或者被实践证明为不适合实际情况的个别原理,而代之以新的原理。”原则性与灵活性在实践中和谐统一,本来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原理。

    在新时代,客家精神与马克思主义是可以完美结合在一起的。胡耀邦是这种结合的伟大实践家。

(四)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高尚情操。

    客家人以承传中华民族正统文化而自豪,“一生为了古老的梦想,捧出炎黄子孙的真诚”

   (《我是客家人》歌词)。他们崇尚一身正气,文天祥高唱“正气歌”,是客家人的千年经典;他们世代俭朴持家,视奢华侈糜者为败类、为小人,并以此为传世家训。胡耀邦身上,显然也烙有这种客家精神的印记。胡耀邦曾经说过令人深省的格言:“公则明,廉则威,正人先正己。”他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光明磊落,公私分明,是举世公认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胡耀邦高尚人格的一个显著标记。为家人,为子女,为各级干部,他做出了光辉的榜样。“一代‘皇兄’是农人”,是本书介绍客家人胡耀邦时特意安排的一个段落,因为我们觉得,不把胡耀邦胞兄的“农人”本色写出来,不足以表现胡耀邦的“正气”。到胡耀邦故居陈列馆去看看吧:一件低档、甚至有点皱巴的西装,就足以展现胡耀邦质朴、清贫的品格了。胡耀邦之正气、之廉明,其实例,可以车载斗量,难以一一列举的。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炎黄子孙崇尚的美德,也是客家人世代传承的创业持家之宝。胡耀邦身上体现的这种宝贵品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客家人的光荣。

    在胡耀邦传奇般的奋斗生涯中,他的客家人气质、性格、特点,与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理想、与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中国而拼搏的民族使命感相结合,便铸塑成今日的一代英豪,中国革命的杰出领袖。                                                                                      (以上为《湖南客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因故被删去的一章中的部分内容,作者杨宗铮)

 

  • 客家星云

  • 客家女——阿基诺夫人
    一名不顾政治险恶的家庭主妇,成为凝聚在野阵营的核... 查看详细>>

友情链接

客家风情网 禾盛行营销顾问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