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客家总会

客家习俗

客家文化符号分析

客家文化符号分析
 
刘东生
 
客家是典型的汉族民系之一,也是汉民族中的一个重要的地缘性群体。在历经千余年的艰苦卓绝的迁徙过程中,客家人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和海外各地,被称为是东方的犹太人。客家人在其漫长的迁徙过程中,在继承先民传统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形成了举世瞩目的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是客家人在其迁徙和发展过程中,为适应现实的生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在笔者较为深入地了解了客家文化之后,不禁为辉煌灿烂的客家文化所惊叹,为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所折服。不论是带有唐宋古韵的客家方言,还是巧夺天工而又绝无仅有的客家土楼,抑或是承袭了先秦遗风和魏晋风流的客家山歌,无一不给人震撼心灵的感受,让人叹为观止。
 
无疑,继承了唐宋余韵的客家方言和美轮美奂的客家土楼构成了客家文化最闪耀夺目的文化两点,但客家文化的真正内涵还远不止此——独具地方特色的客家采茶戏是中国戏剧界的一朵奇葩,风韵独特的曲调配合优美动人的舞蹈常常令人暗自叫绝,堪比闻名海内外的京剧和粤剧;而承袭了先秦和魏晋历史余韵的客家山歌又让人仿佛回到了《国风》所描述的上古时代,怀古之情油然而生。此外,无论是客家人独有的节庆,还是保留了中原汉人古风的婚祭风俗,无一例外的带有客家文化的独特烙印,构成了客家文化别具一格的精神内涵。
 
如果要深入地分析客家文化,发掘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就不得不从以下三个典型的文化符号入手,即客家方言,客家土楼和客家风俗。
 
客家语言符号及其特色
众所周知,客家话是中国八大方言之一,相对于现在流行的普通话而言保留了许多古代汉语的特色,特别是与唐宋时期的官话极为接近。不但如此,就是和邻近的潮州话和广东话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
以梅县话为代表的客家话,保持着大量古代中原汉语的特色要素,这点从用客家话朗读唐诗宋词的效果就可以看出。用客家话朗读时,亘古的腔调不禁油然而生,很有唐宋时期的历史韵味。
客家话是客家人相互交流的语言工具,同时也是区别于其他汉人的文化标志。事实上,客家话充当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识别客家人与非客家人。一般而言,客家话只在客家人的群体中流行,外人很难听懂客家话,更别说是用客家话交谈了。特别是在南方存在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客家人可以很轻松地听懂广东话,学起来也比较容易,但广东人却不一定听得懂客家话,其中缘由并非是一般人所能够弄清楚的。
 
客家人有一句古老的格言,叫做“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对于客家人来说,语言比什么都重要,她是维系客家人之间的精神纽带,也是客家文化之所以传承千年、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假如没有了客家话,客家文化无疑会是苍白的,客家人的历史无疑会是残缺的。在客家人的潜意识里,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她更多的是承载了整个民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信仰。
 
如果想要保存一个民族的文化,语言无疑是最重要的。同理,对于一个民系来说也是如此。当古罗马的铁蹄踏破了圣城耶路撒冷,是10个传授语言的拉比传承了犹太人的文明,使之得以延续;当古埃及面临国家灭亡之时,一代女皇,克娄巴特拉却仍然倾注全力誓死保卫亚历山大图书馆,因为她深知埃及文明的存亡全凭此举。饱受历史磨难的客家人也是如此,在经过长达千年的艰难迁徙之后,客家人仍然把那个从古老的中原带来的“祖宗言”保存完好,而没有丝毫的遗忘和改变。如果说客家话实在有什么改变的话,那就是丰富了古老的汉语言,使客家话的内涵更深了。
 
客家话不像广东话那样统一而集中,在不同的客家人聚集区域所使用的客家方言都有可能不同,即使是在村与村之间也会操着两种相差甚远的口音。不过这种差别只限于口音上的不同,并没有影响到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事实上,不论是赣南的客家人,还是梅州的客家人,抑或是客居海外远离故土的客家人,人们之间的语言交流总是那么顺畅,顺畅而亲切,没有一点沟通的障碍。
 
绝无仅有的客家建筑符号
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土楼,是中华文明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也是当代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神话般的山村居民建筑。就客家土楼的建筑技术和艺术价值而言,它无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朵奇葩。正因为其具有风格独特且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而又结构精巧的非凡特色,才使客家土楼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之林,成为闻名遐迩的传奇瑰宝。
 
从建筑技术上而言,客家土楼可谓一绝,堪称是世界民居建筑的典范。无论是厚达1.5米、高10余米且没有任何钢筋水泥的主墙,还是土楼内气势恢宏而又井然有序的布局,无一不闪耀着客家人卓越非凡的建筑智慧。如果按土楼的形状来划分,则可大致分为圆楼、方楼和五凤楼。此外,还有变形的凹字形、半圆形和八卦形土楼。其中,又以圆楼最具代表性,是当地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通常情况下,它以一个圆心出发,依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恰似湖中的水波一样,环环相套,极为壮观。由此可见,把圆楼比喻为客家土楼中的一颗明珠一点也不为过。
 
如果说客家土楼是世界民居建筑的典范,那么,圆形土楼则是客家民居中的典范,是精华中的精华。圆形土楼的审美价值也是首屈一指的,远看像一朵地下冒出来的“蘑菇”,又像自天而降的“飞碟”,近看则是三五交错的土楼成群坐落,看似各自错落其实又浑然一体,场面蔚为壮观。身处土楼之中,仿佛置身于欧洲中世纪的城堡一般,气势庄严又带有几分神秘感。
 
说到客家土楼的功能,则不可不谓齐全而独特。土楼内部不但布置得极为科学合理,还将防震、防火、防盗和通风采光等诸多优点集于一身,在一定程度上称得上是万能的民居建筑。此外,在建筑规模上,客家土楼也是世界民居当中少有的大型建筑。这主要是适合了客家人聚集而居的习俗,以土楼为依托,客家人形成了令人陶醉的独特民俗。他们世代相传,朝夕相处又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独特生活方式为世所罕见,淳朴敦厚而又热情好客的民风让人倍感亲切。而传统文化的可见、可触、可感更是吸引了人们强烈的好奇心,不禁想身临其境感受一番。
 
无论是在外形上还是建筑的审美价值,客家土楼都是绝无仅有的独特。也正因为如此,客家土楼才被列为第32届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举世夺目的文化珍宝。
 
从深层次来看,客家土楼是客家文化的核心内涵所在,它承载着一个个庞大家族的兴盛和希望,也是客家人刻苦勤奋、团结同心的外在表现。如果没有了客家土楼,客家文化就是残缺的,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客家人来说就是一种遗憾,对于世界来说也是一个遗憾——因为客家土楼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光辉灿烂的建筑杰作。
 
无疑,客家土楼作为一个建筑符号构成了客家文化最为光辉灿烂的明珠。
 
客家民俗符号的特色
由于明显区别于其他汉族群体这一原因,客家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这种独特的民俗体现在客家人每一个生活细节中,从节日庆典到日常生活劳作,从婚祭习俗到地方采茶戏,独特的客家风俗都贯穿其中,构成了一个个客家民俗元素。
 
客家山歌是客家民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元素。上承先秦,下袭魏晋,这是客家山歌形成的历史基调。客家山歌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自魏晋以降,其发展历程历经千余年,直至今天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曲风和韵味。
 
毫无疑问,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这是她的外在表现形式。人们之所以把客家山歌概括为“承国风之余韵,袭魏晋之风流”,原因就在于客家山歌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曲风,同时又受到魏晋时期豪放的社会性格的深刻影响。
 
客家山歌种类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小调和竹板歌等10余种。各种山歌结构大致相同,每首四句,每句七字,且逢一、二、四句多押平声韵。客家山歌最大的特色在于其优美的旋律,在客家山歌中,几乎所有的曲调都有颤音、滑音、叠因等装饰因,因而使旋律变得回环曲折、委婉动听。
 
客家山歌的题材极为广泛,意境委婉含蓄,语言朴素生动。其歌词善用比兴手法,韵脚齐整而优美。
至于探究客家山歌形成的原因,大致可以归为三种因素:一是客家人所处的地方通常为山区丘陵地带,日常生活与山发生关系,于是山歌应运而生;二是客家人居住在山区,工作辛苦,唱山歌可以发泄自己的感情;三是由于旧时礼教束缚很严,男女之间只得借助山歌来传达情意。由此可见,客家山歌成了客家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客家人精神的寄托所在。
 
客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戏剧曲艺,其中尤以赣南采茶戏最为出名。赣南采茶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安远县九龙山一带的茶区,艺人在演艺中将粤东传入的采茶灯融入赣南的灯彩艺术之中,经过数百年的长期锤炼,由原始形态衍变成了具有简单情节的最早的赣南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的舞蹈美轮美奂,既有丑中见美的矮子步,又有风韵独特的单袖筒,还有优美动人的扇子花。其戏剧内容的丰富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东河戏也是客家戏剧的一大特色,赣南的民歌和曲艺也同样透散出浓郁的乡土气息,表达着客家人朴素的情感和生活向往。
                   作者系海南大学本科三年级学生 江西赣州客家人

  • 客家星云

  • 客家女——阿基诺夫人
    一名不顾政治险恶的家庭主妇,成为凝聚在野阵营的核... 查看详细>>

友情链接

客家风情网 禾盛行营销顾问                    
回到顶部